创伤仅7毫米!张西峰教授“脊柱内镜简式技术”,成为腰椎患者的福音
腰部剧烈疼痛且活动受限,走一段路就会腿脚麻木;经过数月药物、理疗等保守治疗仍无改善,反而症状持续加重,那种无助和恐惧,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
如果您也正在经历这样的折磨,这意味着,您可能已经符合腰椎手术的医学指征。
一听到“脊柱手术”,很多人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后背划开一道长长的口子”“打钢板、打钢钉,锤子电钻齐上阵”的场景,不禁心里打鼓。
但现在,一种被称为“脊柱内镜简式技术”的微创技术,正让手术变得不再可怕。而提到这项技术,就不得不提到我国微创脊柱外科领域开拓者、领军人物之一,原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医师——张西峰教授。
医生简介
张西峰
副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著名微创脊柱外科专家
●中国微创脊柱外科领域的开拓者与领军人物之一
●原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医师
●北京和平中西医结合医院微创脊柱外科专家
●国家卫生健康委专家组成员
●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脊柱内镜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脊柱微创专家委员会顾问
●SICOT国际矫形与创伤外科学会中国部骨科专业委员会微创脊柱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疼痛科医师分会脊柱疼痛微创工作组副组长
●中国医药教育委员会微创工作组名誉主委
●世界微创医学会WMIMA-CHINA脊柱内镜椎间融合联盟主席
●中华中医药学会脊柱微创专家委员会顾问
●白求恩公益基金会微创脊柱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北京同心共筑公益基金会高原脊柱健康委员会主席
●个人完成各类微创脊柱手术超10000例,国内完成脊柱内镜手术数量最多的专家之一
张西峰教授是我国著名脊柱外科专家,在脊柱疾病的微创治疗领域享有盛誉。自1986年从事骨科临床以来,已累积近四十年的丰富临床经验。1998年专注于微创脊柱外科专业,2003年远赴美国,师从世界微创脊柱创始人Anthony T.Yeung深入学习,学成后将第一代脊柱内镜技术率先引进国内并改良经皮内窥镜技术,成为该技术在中国脊柱外科应用的主要开创者之一。
多次远赴美国、德国、加拿大、韩国等多地研修,回国后经过长期的临床应用、改良和优化,创新发明“脊柱内镜简式技术”(Zhang's Technique),在国内脊柱外科领域广泛应用,推动微创脊柱外科技术发展,也助力所在医院在该领域诊疗能力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传统开放手术:疗效与代价并存
过去,治疗严重的腰椎问题,主要依靠传统开放手术。可以把它想象成修理墙内水管,需要先把整面墙(腰背肌肉)大面积凿开,才能找到问题水管(病变椎间盘)进行修复。
优点:视野开阔,医生可直接观察病变,操作精准。
缺点:创伤大(切口长,肌肉剥离多)、出血多、恢复慢(术后卧床久,康复要几个月)。而且,就像墙面被凿开后可能不如以前结实,脊柱的稳定性也会受到一些影响。
对于很多年纪大、身体弱的患者来说,这样一场“大动干戈”的手术,本身就是一次巨大的考验。
△腰间盘突出
传统开放手术VS“脊柱内镜简式技术”
“脊柱内镜简式技术”核心在于以最小的组织损伤,达成最佳的疗效,真正体现了现代外科“精准、微创、快速康复”的理念。
简单来说,接受张西峰教授手术的患者,很多今天手术,术后当天或第二天就能下地走路,平均2-3天就能出院,很快就能回归正常生活,告别了“漫长康复期”的噩梦。
张西峰教授“脊柱内镜简式技术”四大核心优势
张西峰教授是国内最早一批开展脊柱内镜技术的专家之一。他不仅引进了这项技术,更将它优化成了更适合中国患者的“脊柱内镜简式技术”。
其核心优势可概括为以下四点:
01切口极小
只在皮肤上开一个约7毫米的小口子,大小不超过一枚硬币。将一根带着高清摄像头的“管子”(内窥镜)伸进去,内部的神经、血管在屏幕上被放大几十倍,看得一清二楚。
02精准打击
在清晰的视野下,用特殊的微型器械,精准地摘除压迫神经的突出物,周围的健康组织却几乎不受影响。
03安全性高
手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患者保持清醒。术中可与医生交流,及时反馈感受,主动配合能有效规避神经损伤,极大提升安全性。
04住院时间短
术后当天活动大部分患者术后2小时即可下床行走,平均住院时间大幅缩短至3-4天。
张西峰教授始终坚持“能保守不微创,能微创不开放”的诊疗理念,以最小创伤为患者解决根本问题,彻底颠覆了脊柱手术“伤筋动骨一百天”的传统认知。
张西峰教授的脊柱内镜简式技术,代表了现代外科的发展方向:更精准、更微创、更人性化。它让脊柱手术从一件令人恐惧的大事,变成了一个可以轻松应对的小治疗。
如果您或家人正被腰腿痛困扰,别再因为害怕“开大刀”而一拖再拖。
每周三下午著名微创脊柱外科专家张西峰教授定期在北京和平中西医结合医院出诊及手术,及时预约咨询,一个机会或许就能让您轻松告别痛苦,重新迈开大步,走向健康生活!
张西峰教授预约咨询电话:010-64216666